Pages

Subscribe:

Ads 468x60px

Labels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VMware vSphere 4 x86虛擬化解決方案

文/白郎原.責任編輯/何信達 

虛擬化技術用於伺服器整合時有諸多好處,對於管理員最大的吸引力無非就是備份復原容易、舊系統維護容易,對企業經營者的好處更是說不盡。目前,多家虛擬化平台供應者已經更進一步成為虛擬化解決方案的供應者,本刊將在未來幾期連載並剖析各家解決方案,提供管理人員最佳的參考指南。 

近年來,由於綠色節能和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經濟不景氣,促使各種規模的企業都開始尋找進一步控制成本的方式。因此各式虛擬化(Virtualization)解決方案紛紛進行改版或強化,爭取企業在不景氣下想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及控制支出的商機。

虛擬化(Virtualization)並不是一項新的想法及技術,它的歲月相當悠久。如果從IBM大型主機時代開始起算,已經有超過40年的歷史了。虛擬化的範圍並不只限於伺服器(泛指所有種類伺服器,CISC和RISC均屬之),更可包含網路、儲存裝置、應用程式、個人電腦等所有運算資源。

尤其近年來x86系列伺服器硬體規格進步遠比軟體來的快速,處理器核心數增加、運算時脈提高,記憶體和硬碟容量倍增,區域網路速度也逐步從100Mbps提升至1Gbps。但以企業的應用來看,在應用程式還未能充分發揮多核多緒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以及為了穩定、資訊安全及備援等各方面考量起見,大多以單一伺服器執行單一應用功能,像是email伺服器、Web伺服器、檔案伺服器等等。對IT人員來說,就必須安裝及管理為數眾多的實體伺服器,不僅占用相當多的空間,並且必須耗用對應的電力進行運作及冷卻,在成本控制上成為企業一大負擔。

也由於近年經濟景氣不振,基於以上所述之空間、電力及管理成本控制考量,虛擬化再度成為企業管理顯學。相關的資訊軟硬體廠商也跟隨這股風潮,希望能在IT預算緊縮的時期,仍然能夠成為產業的動力所在。

企業虛擬化的層級分類相當多,包含了硬體(伺服器、個人電腦)、網路、儲存裝置等。而早於1998年即跨入虛擬化基礎架構市場的VMware,從原本單純的提供虛擬機器管理平台,現在已一路擴張至應用程式服務機制,並且結合其他協力廠商,鞏固在此一市場的領先地位。

負責代理VMware產品的零壹科技網路整合應應用部系統工程師郭子群表示,目前以政府單位、學校機關,以及金融業、電信業等對虛擬化較為積極,主要著眼點在於節能及成本控制;傳統製造業目前對於導入虛擬化大多仍處於觀望階段。而企業常有的虛擬化迷思是企業可以將現有硬體立即導入虛擬化而享受成本降低的好處,郭子群強調,在導入之前,企業IT人員必須確認硬體能夠符合VMware環境的要求,像是儲存設備就必須採用列在VMware認證清單上的品牌及型號,以免因硬體不符合規格而造成導入困難的情形。


VMware vSphere4新增功能 
繼之前將基礎架構結合應用程式服務的VMware Infrastructure 3(簡稱VI3)之後,VMware於今年(2009)推出了改名出發的新版vSphere 4。除了原來的基礎架構服務(Infrastructure services)之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應用程式服務(Application services)。vSphere 4被VMware定義為雲端運算作業系統(Cloud Operating System),主要是希望可以藉此搶占企業私有雲端運算(private cloud)基礎架構的市場,將運算架構都移植到虛擬化平台上,同時也是搶在虎視眈眈的微軟和Citrix之前先分走一杯羹。

圖1 VMware vSphere 4示意圖(資料來源:VMware產品型錄)。 


之前的VirtualCenter更名為vCenter,提供集中式的多ESX Server虛擬平台管理功能,也如同VI3一般分類在授權收費的範圍之內。不過郭子群強調,目前免費的ESXi無法列入vCenter的管控範圍之內;企業用戶如果打算將在ESXi上測試的虛擬機器一併列入管理,就只能重新架構付費版本的ESX,待測試穩定後,再納入vCenter的管理範圍之內。

在VI3就已列入,在vSphere保持不變的功能和技術有:
‧ESX server:虛擬機器的管理抽象層,負責將處理器、記憶體、儲存及網路等資源分配提供給多個虛擬機器。
‧VMFS:Virtual Machine File System是做為叢集式檔案管理系統(cluster file system)之用,可讓多台ESX server同時存取相同的虛擬機器儲存空間。它提供了vCenter、vMotion、VMware DRS(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和VMware High Availability(HA)等功能所需的基礎。
‧Virtual SMP:虛擬對稱多處理(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可提供單一虛擬機器同時使用多個實體處理器,藉以提升虛擬機器的效能。此技術在因應運算資源需求重的應用程式,如ERP或CRM等時即能發揮所長。
‧VMware DRS: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可依據不同商業目標,將跨叢集(cluster)的運算資源配置給不同的虛擬機器使用。此項目尚包含了Distributed Power Management(DPM)功能,在每個叢集內能持續調整伺服器電力耗用,將能源使用效率保持最佳化。
‧VMotion:可在免關機狀態下,直接將虛擬機器移動至其他伺服器上,減少因伺服器關機或維修所引起的服務與時間損失。
‧Storage VMotion:可在免關機狀態下,直接將虛擬儲存移動至其他伺服器上,減少因儲存設備關機或計畫維修所引起的服務與時間損失。
‧VMware HA:VMware High Availability功能能夠在伺服器硬體或是作業系統出問題之後的幾分鐘內重新啟動所有在事件中的應用程式。
‧VMware Update manager:負責自動更新或還原ESX Server,與在其上的Windows或Linux系統修補程式,以及部分協力廠商的應用程式(如Adobe或Mozilla的產品),可節省大量系統更新時的人力物力。如搭配vMotion更可在不必關閉應用程式的情形下進行虛擬伺服器的系統更新。

vSphere新增的的項目則有:
‧VMware Data Recovery:基礎型的資料回復功能,以免代理程式(agentless)方式對虛擬機器提供備份及回復能力。
‧VMware Fault Tolerance:在實體伺服器發生問題時,保持虛擬資源的持續運作;並能和既有的DRS及HA功能共同運行。
‧VMware Hot Add:在不必停機的情形下,立即為虛擬機器指定增加處理器及記憶體。
‧VMware Host Profiles:本功能只能透過vCenter Server加以使用。其可將虛擬主機設定提取出來加以標準化及自動化,確保虛擬主機的各項資源、網路、儲存及安全設定的遵循一致。
‧VMware vStorage Thin Provisioning:提供儲存空間的動態配置能力,以提升儲存裝置的使用率。
‧VMware vNetwork Distributed Switch:該功能可簡化及提升vSphere環境下的虛擬機器網路提供、管理及控制。同時它也能和協力廠商產品(如Cisco Nexus 1000v)搭配,在虛擬機器層即能控制網路服務水準。
‧VMware vShield Zones:在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實施企業資安政策,在虛擬網路中維護信任機制,並對使用者及敏感資料進行網路區隔。


vSphere的基礎架構服務與應用程式服務 
vSphere的基礎架構服務,仍然是以ESX/ESXi的虛擬層,搭配DRS機制做為運算主幹(vCompute);接著以VMFS和新增的精簡儲存配置(Thin Provision)做為虛擬儲存(vStorage)架構,以及Distributed Switch做為虛擬網路管理機制(vNetwork)。
其他的管理性質功能及技術,都歸到了三大類應用程式服務(可用性、資訊安全、擴充性)當中,像是VMotion、HA、Data Recovery、vShield Zones、Hot Add等。除此之外,VMware也提供了像是VMsafe資訊安全技術,其中提供了API,讓協力廠商得以開發可以為虛擬環境本身及其中的各項資源提供資訊安全防護的解決方案。
零壹郭子群則強調,vSphere提供的是最基本的管理應用功能。如企業用戶需要的是進階的資訊安全或是備份還原等功能,仍需採用協力廠商的專業產品及服務較為完善,像是零壹所代理的Symantec及Vizioncore系列產品。

圖2 vSphere 4的Essentials、Essentials Plus版本功能堆疊。 



圖3 vSphere 4的Standard、Advanced、Enterprise和Enterprise Plus等四種版本功能堆疊。 



vSphere重新畫分授權版本 
此次vSphere 4為因應中小企業需求,新增了不同的授權等級,並在每個等級之間依需求增加了不同的應用程式服務。之前VI3共分為Foundation、Standard和Enterprise三種版本,這次的vSphere 4則改為Essentials、Essentials Plus、Standard、Advanced、Enterprise和Enterprise Plus等六種版本。
vSphere 4 Essentials和Essentials Plus是針對中小企業市場所設計的新版本,限制布署於3台實體伺服器(必須是雙路伺服器以下等級)之內。而最入門的Essentials也不具備HA和Data Recovery功能,需要採用進階的Essentials Plus版本才有。

表1 VMware vSphere Essentials版本差異比較(資料來源:VMware)
 



圖4 vSphere 4各版本的美金定價(依處理器數量計算,單顆六核心以內) 



圖5 前一代VI3方案的售價比較。 



VCP官方認證 

圖6 VCP 4認證升級途徑。 


對於平台管控技術及服務能力,VMware也利用VMware Certified Professional Program認證方案提供「品質保證」。在虛擬化風潮吹進企業之後,相關認證的重要性也隨之水漲船高。vSphere推出之後,除了直接考取VCP 4認證之外,VCP 4也提供了對應的升級方式,讓原本已具有之前版本認證(VCP 2、VCP 3)身分的人員,能夠有所依循。基本上都必須先完成vSphere新功能課程,並通過考試,才能取得VCP 4認證。詳細升級途徑可見圖6。



 虛擬化(Virtualization)定義: 


‧CIO雜誌:虛擬化意指在電腦硬體系統及在其上執行的軟體之間,以相關科技提供一個抽象的層次。藉由為運算資源以邏輯性的觀點取代原有的實體觀點,虛擬化的解決方案可以完成下列非常有幫助的任務:虛擬化可允許使用者把整組伺服器視為運算資源的單一資源庫;同時虛擬化也可讓使用者在單一機器上同時執行多個作業系統。

‧Microsoft:虛擬化就是一種可以部署運算資源的方法,從硬體、軟體、資料、網路和儲存資源等各自獨立的不同層次加以應用。(資料來源:Understanding Microsoft Virtualization Solutions,Microsoft Press)

‧VMware:廣義的虛擬化指的是將資源或是對服務的要求,與為該服務提供的底層實體區分開來。(資料來源:Virtualization Overview白皮書,VMware)

虛擬機器架構示意(資料來源:VMware)




【原文刊載於RUN!PC雜誌:2009年10月號】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美推特當道 政商名流宣傳利器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特稿)不管是文字或影像,一旦在社群網站曝光,就好比覆水難收,不經心的發言或照片也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因此使用推特最好還是要謹言慎行,三思而後「推」。
美國總統歐巴馬、脫口秀天后歐普拉、女神卡卡、布蘭妮、泰勒絲、流行歌手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YouTube網站等,存在著哪一項共同點?而且,年僅19歲的小賈斯汀又在這項共同點當中,比年齡大他一截的其他前輩們略勝一籌?
小賈斯汀推特掄元 全球擁4000萬追蹤粉絲。
答案是,他們都是微網誌推特(Twitter)上最熱門、擁有最多追蹤粉絲(followers)的使用者。根據截至今年9月底的統計,小賈斯汀擁有超過4519萬名推特追蹤粉絲,人氣指數超過擁有3724萬名追蹤粉絲的歐巴馬,以及擁有2125萬名追蹤粉絲的歐普拉。YouTube網站的推特帳號則有3411萬名追蹤粉絲。
傳聞將於2013年感恩節前成為上市公司的推特,對於許多美國民眾來說,是日常生活中接收最新資訊的重要管道。就連歐巴馬2012年贏得連任後,選舉夜開票揭曉的第一時間,也是透過推特發表簡短僅3字推文「Four more years」(再做4年)。這則推文獲得全球高達81餘萬推特用戶在數小時內瘋狂轉推,創下推特成立之後轉推最高紀錄。
成立於2006年的推特,雖屬於資歷尚淺的社群網站,而且每次發表推文還有著不能超過140個字元的特殊限制,但全球用戶卻已高達約2億,與臉書並列為當今社群網站的兩大巨擘。2011年的「占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抗議活動及阿拉伯之春(TheArab Spring),都是透過推特蔓延而成為大規模事件的例子。
企業總部位於舊金山的推特9月上旬宣布,已經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遞件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這是繼臉書去年上市之後,受到市場最為高度期待與矚目的IPO案。根據估計,推特目前市值逾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33億多元)。
推特、臉書特色不同 各有忠實擁護者。
臉書與推特經常被拿來相互比較,隨著用戶個人喜好與使用習慣的不同,這兩大社群網站也各自有忠實擁護者。簡而言之,臉書要求使用者提供真實姓名與個人資料,推特則允許使用者保留某種程度的匿名性。
臉書充滿各種縱橫古今訊息,顯得豐富飽滿卻難免沉重;推特喜歡最新鮮的,挑最精簡的,腳步輕快不斷向前走。若從概念上來看,推特注重「眼前」、「就是現在」、「此時此地」;臉書則提供極大的「回憶」、「從古到今」、「尋找失聯的那些人那些事」。
舉例來說,臉書讓使用者鉅細靡遺填寫從小到大的畢業學校、曾經任職機構、目前居住地點等,讓失聯多年的昔日同窗好友得以再度透過網路重逢。使用者在臉書上所呈現出來的網路個人形象,當然也被學經歷等條件所界定著。
相較之下,推特就沒有這層「個人簡歷」或「自我介紹」的包袱,透過使用者在現今的時空狀態所發表的推文,點滴內容累積起來就塑造出個人網路形象。
講求「就是現在」的特性,使得推特在每年超級盃美式足球冠軍賽實況轉播的同時,都會成為美國觀眾邊看電視,邊討論心得的重要平台。這項特性也讓推特成功地與ESPN有線電視體育專業頻道達成合作協議,推出能在電視播出時呈現即時的雙視窗推特廣告。
貼文曝光覆水難收 使用不慎恐招致嚴重後果。
推特的魅力吸引許多明星、名人與政治人物熱烈加入,難免也發生因為使用推特不慎而鬧出醜聞的個案。美國紐約州民主黨籍眾議員威納(Anthony Weiner),2011年透過推特傳送情色簡訊與尺度暴露的照片給多位女性,原本政治前途甚為看好的他,在強大輿論壓力之下,最後選擇辭去眾議員一職。
威納的實例再度證實,如今在網路世界裡,不管是文字或影像,一旦在社群網站曝光,就好比覆水難收,不經心的發言或照片也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因此對於名人來說,使用推特最好還是要謹言慎行,三思而後「推」。(詳細報導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雜誌2013年11月號)1021117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SSG140-BASIC-CONFIG.avi

SSG140-HA .avi

雲端記事本Evernote 讓你多了一個腦袋!

作者:邱淑美 / 臺灣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程式設計組程式設計師

常煩惱事情記不住、臨時找不到紙筆、或忘了帶文件或小抄嗎?趕快來學習使用免費的雲端服務Evernote,讓你走到哪都沒有這些煩惱,好像自己多了一顆永不會遺忘、沒有記憶限制的腦袋了!
前言
雲端充滿太多美好的服務了,讓人可以無論走到哪都能享受到它的便利。不但讓你的休閒生活更多采多姿,而運用適當的工具,更能提昇你的創造力,讓你獲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就來介紹這項讓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可以更得心應手、無記憶負擔,而且又免費的文件整理工具 - Evernote !
Evernote雲端服務簡介Evernote 是由美國Stepan Pachikov 所創建的網路服務,於2008年6月24日正式上線,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紅木城 Redwood City,是一個功能非常單純的數位筆記應用工具,可以結合文字輸入、照相、錄音等方式,把自己想要的資料被保存起來,而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雲端管理機制,因為它可以支援的多種平台,所以允許用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設備上去存取自己的筆記,即使沒有網路時,用戶也一樣可以在本機查看、編輯筆記。等到有網路時,無論是你在電腦上的資料、或是使用手機拍下來或錄音的檔案,都會自動同步至 Evernote 的雲端伺服器上,所以用戶彷彿多了一個腦袋在雲端,不用怕會忘記任何重要的事物,也讓你更容易整理與搜尋收集來的資料,減少紙本筆記反覆抄錄或剪貼的麻煩。
Evernote所支援的平台Evernote 可以支持使用的平台有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Chrome OS、Android、iOS、WebOS、WebOS、Maemo、BlackBerry OS、BlackBerry Tablet OS、Google Wave以及 Symbian OS的第5版,甚至離線時的隨身碟,所以幾乎所有各家廠牌的桌機及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行動裝置都一網打盡,保證用戶隨時隨地都能取用你的雲端記事本,而且沒有版本控制的問題!更棒的是學習門檻並不高,很簡單就能開始使用!
Evernote讓你輕易就上手
一、 先上網註冊帳號使用任何瀏覽器先到Evernote官方網站 http://evernote.com/
註冊自己的帳號(可依下圖指示選擇只是建立新帳號或一併安裝Evernote client)
 
二、 手機上安裝Evernote App以iPhone 5為範例,左圖以Evernote 搜尋App;右圖是安裝好App之後呈現的畫面。
 
三、 建立記事第一次登入時會出現Evernote 所內建的「開始使用」記事,用來給用戶介紹怎麼開始使用(如下圖)
要新增自己的記事時,可按「新記事」(如下圖)
 
四、 編輯記事每一則記事都可以自行訂定清楚的標題,方便日後開啟記事來查資料或繼續編輯,標題輸入框在下圖右上方,而點一下右下方的編輯視窗便可以開始進行輸入或編輯,記事的格式是採網頁HTML格式,所以可以直接複製其他網頁或文字進來,也可以直接進行版面的編排。

 
如果是使用一般瀏覽器進行編輯,在點選記事後,需要先按 才能開始進行編輯,而且結束後要記得按「完成」,以避免同時於不同client進行修改,而發生「修改發生衝突」的問題。
 
五、 拍下眼前所見若是使用有相機功能的行動裝置開啟Evernote記事時,也可以直接使用相機功能拍下來記載在記事裡。下圖以iPhone 5為範例來說明操作方式:
1. 按上方「相機」圖示,以便取得圖片。
2. 可選擇進行「拍照」,或「選擇現有」直接從相簿取得圖片。
3. 按「相機」圖示、進行拍照
4. 按 結束拍照。
5. 回到記事,相片已經貼進該記事了。

 
六、 錄下目前所聽若是使用有錄音功能的行動裝置開啟Evernote記事時,也可以直接使用錄音功能現場收音,把聲音檔記載在記事裡。下圖以iPhone 5為範例來說明操作方式:
1. 按上方「麥克風」圖示,開始進行錄音。
2. 按「完成」圖示結束錄音
3. 回到記事,錄音檔已經貼進該記事了。

 
七、 同步記事當你開啟Evernote時,如果是在有網路的環境,會自動開始進行同步、從伺服器取得最新的版本,若有修改也會立即儲存至雲端。
而沒有網路的情況下開啟Evernote時,則會取得目前在該裝置上的版本,若有進行任何修改時,記得在有網路的情況下,要先開啟最近離線修改過的版本,以便將離線時的修改同步至雲端。
下圖是iPhone 5「修改發生衝突」的一個範例,所以要注意在不同地方編輯時,確定上一版本有先被同步過了,然後再開啟另一裝置上的記事。
若萬一發生下列衝突,也可以在該記事進行編輯,將重複的部分刪除,整併成正確的版本。
 
Evernote讓你輕易就分享當你陸陸續陸蒐集好資訊,並完成了一篇完整的報告或文章後,還可以將該記事產生連結、寄給同事或朋友喔。方法也是很簡單:
1. 在開啟的一篇記事,按右上角「傳送」並選擇「連結」
2. 複製記事URL,便可以寄給朋友了。
 
結語使用簡便的Evernote讓你的靈感、所見所聞可以馬上被記錄下來,不管身處何地,都能馬上取得記事,而資料的蒐集與整理也變得格外的輕鬆了,不再擔心忘記或遺漏待處理事項,更可以進一步進行分享或共筆。行動化的雲端服務,讓大家的日子真的越來越輕鬆了。
 
參考資料1. Evernote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vernote
2. Evernote:所見、所聞、靈感思緒直達雲端儲存管理的必備工具!
 http://3cpjs.com/blog/evernote-is-a-note-what-you-see-and-thinking-can-be-strorage-to-cloud/
3. 善用Evernote數位筆記術的10個必備觀念
 http://playpcesor.blogspot.com/2012/04/evernote-10.html

雲端建置-選擇機架式伺服器或是刀鋒伺服器

作者:陳柏鍠 / 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作業管理組幹事

以自行建置的方式提供組織專屬的雲端服務,伺服器數目的增加就是一個不得不因應的課題。如何增加服務容量,又要做到節能減碳呢?在此希望透過一些經驗分享,讓IT決策者與系統管理者了解機架式伺服器(Rack)還有刀鋒伺服器(Blade Server)的差別,希望能幫助大家選擇最適合的建置方案。
 以下我們就空間、擴充性以及管理便利性等面向,向各位讀者介紹機架式伺服器(Rack)與刀鋒伺服器(Blade Server)的差別:

圖1、IBM X3550 M4機架式伺服器
 

圖2、IBM HS20 Server刀鋒伺服器
 

圖3、IBM Bladecenter機箱
 
空間與布線機架式伺服器(Rack Mount)伺服器與刀鋒(Blade)伺服器外觀上的最大的差別是體積。刀鋒伺服器是數刀共用一個機箱,機箱內有光碟機模組,網路模組、電源模組、風扇模組,因為這些模組都是共用,所以可以省下不少空間。以IBM Blade Center舉例來說,高度為9U,但是共可以塞進去14台刀鋒伺服器。相對而言,如果是機架式建置的話,14台1U伺服器當然就要占14U的空間。
機架式伺服器,若每台有兩張HBA光纖介面卡,六張乙太網路卡,兩個電源供應器模組,就有十條線路在後面;若有十台以上,後面就有上百條的線需要整理,還需要更多的插座。這對於系統管理者是一個挑戰,畢竟各種線路沒有整理好會造成日後管理不便,影響散熱,還很容易踢到。這部分就是刀鋒伺服器的強項了,因為是共用電源供應器跟網路,所以電源線跟網路線都可以大幅減少,機器後面看起來就比較清爽。
擴充性只要比到這點,刀鋒伺服器就稍微失去優勢,因為本身體積比較小,因此在擴充性上比機架式小。我們各以IBM X3550 M4機架式伺服器還有IBM HS23刀鋒伺服器來比較:

IBM X3550 M4(機架式)
IBM Blade Server HS23(刀鋒式)
CPU
最大兩顆
最大兩顆
記憶體
24個插槽
16個插槽
硬碟
8* 2.5
2*2.5
擴充槽
2 * PCIe 3.0 插槽
可擴充兩張刀鋒伺服器專用卡
(網路須與機箱之模組整合)
RAID支援
RAID 0,1,5,6,10
RAID 0,1
 
這邊可以看到記憶體插槽差了8個,以現在記憶體的價格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假如您的機器是要當虛擬化的實體機器,少插了這麼多條,對於不便宜的虛擬化授權來說,當然比較不划算;另外,硬碟方面也是一個致命傷,刀鋒伺服器如果需要更多的儲存空間,只能仰賴外接的Storage。
網路方面就比較特殊,機架式伺服器就是插了幾張卡就是幾張,比如你總共有兩張 4 Port的乙太網路卡,作業系統裡面就看得到八張乙太網路卡。但是刀鋒就不太一樣,一開始購買的時候就要確認自己買的網路卡是什麼等級,比如每台刀鋒伺服器預設是2 Port乙太網卡,後來加購買了一張2 Port乙太網卡,這些網卡不是你已經可以用的,還要配上機箱後面的網路交換器模組才可以用。一張乙太網卡會對到一個網路交換器模組,如果你每刀共計有4 Port乙太網卡,但是機箱後面只有兩個乙太網路模組,這樣你還是只能用兩張。也因此購買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未來會買幾台刀鋒伺服器,要拿來做什麼用途,網路模組要怎麼配置比較好(14刀裡面只有一刀需要用到6 PORT網卡,其他只需要2 Port,卻因此買六個網路交換器模組是不經濟的。
以上的網路設定只是舉一個例子,現在刀鋒伺服器的網路模組每家廠牌都有獨到的設計,像有的廠牌的刀鋒伺服器網路模組就是虛擬化的方式,每張網卡都是網路模組虛擬出來給刀鋒伺服器用的,這樣的方式也比較有彈性。
管理傳統的機架式伺服器管理就比較簡單,通常會有一個WEB化的管理介面。裡面就是一些顯示系統資訊、Log及查看各個裝置的平台,即使沒什麼學過,初學者也可以蠻快上手。但刀鋒伺服器就比較不一樣,由於管理介面裡頭可以看到這台刀鋒伺服器的系統資訊,可以透過介面看到前面伺服器的遠端畫面,也可以透過介面控制開機或關機,也因為機箱都有整合乙太網路及光纖介面卡模組,設定上會比較繁瑣,主機管理人員同時也要有網路相關知識才比較好上手,需要有相當時間的熟悉才可以操作。
散熱
刀鋒伺服器由於體積小、元件密集,導致散熱的要求比機架式還高,如果機房散熱不佳,使用刀鋒伺服器會更容易過熱當機。機架式伺服器由於內部空間比較大,散熱就比較好。
 
結語因為各項資訊系統的需求不同,如果你需要建立的是有大量虛擬機器的環境,那記憶體的數量及網路應該是優先考慮的,這部分會建議用機架式伺服器比較好,因為相較於刀鋒伺服器,可以插更多的記憶體及擴充較多的網路卡。如果你的機房空間不足,也沒有太多虛擬化的需求,這時候用刀鋒伺服器就會比較適合,可以節省不少空間。
 
參考資料"刀鋒伺服器- ?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 - ?基百科- Wikipedia." 4 Jun. 201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0%E9%8B%92%E4%BC%BA%E6%9C%8D%E5%99%A8

幫你的雲端服務打造一個穩固的地基

作者:陳柏鍠 / 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作業管理組幹事

大量的資料及服務不斷湧向雲端的同時,也不斷的在考驗雲端的穩定度。本文主要敘述在建置資訊系統時,從伺服器、網路、Storage及虛擬化的角度去思考並規劃具備高可用性(HA)的架構,增加系統的穩定度及彈性。
身在雲端時代,大幅更改了過去的經驗,眾多主機可以虛擬化到一台機器,還可以處理大量的檔案上傳,各種服務的佈署也更加快速,其實這些都考驗著雲端服務提供者的「系統穩定度」。由於跑在「雲」上頭的服務日趨重要,所以在建置的時候,也要考量到如何在各個關節去加強並預防災難的發生。本文便是以基礎環境建設的角度下,去討論各項雲端服務之高可用性如何達成,期能打造一個飛得很穩當的雲。
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的目的為減少因為各種因素造成服務中斷的現象。在大部的情形下,也就是希望能在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時,整個系統還可以運作下去。以資訊服務的基礎建設來說,要達成HA的目標,大致可從以下範圍著手:
  • 伺服器
  • Storage
  • 網路
  • 虛擬化及容錯移轉叢集
伺服器以目前主流的Server來說,大部份還是購買機架式的1U及2U為主(1U為4.445公分高),其實這兩者只差在擴充性,比較表格如下:
項次
1 U Server
2U Server
CPU
最大兩顆
最大兩顆
硬碟
8 * 2.5
16 * 2.5
記憶體
24個插槽
24個插槽
擴充插槽
2 * PCIe
6* PCIe
Power
支援雙Power
支援雙Power
表一、伺服器比較
其實要買哪一種,依照單位的需求來採買就好。一般來說,考慮到避免單點故障,因此建議電源供應器一定要裝兩個。如果貴單位的電力系統有兩條迴路,也建議可以分接在兩個電源供應器上,避免單條迴路損壞導致伺服器停擺。另外,在乙太網路卡方面,雖然預設已有2到4個連接埠,但實體還是從同一張卡出去,乙太網路卡的價位目前不算太高,建議最好另外擴充一張網路卡,並且將不同功能的線路分散在兩張網路卡上,這部分在網路部分會詳述。
StorageStorage為每個雲端服務的命脈,非常的重要,也建議一定要做到高可用性。一般要做到高可用性,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買有雙控制器(Controller)的機型,並且要將線路分別接在兩個Controller上,設定MPIO(Multipath I/O),才可在其中一個Controller發生單點故障時自動切換到第二個Controller繼續運作,也要確保Storage具有雙電源供應器的配置。如同前述,建議要將兩個Power接在不同的迴路上以確保電源供應無虞。
但如果有一天,資料不夠放,或是Storage老舊換新,需要停機時間搬資料,就會變得很麻煩。更難保哪天整櫃Storage都掛了,直接停擺給您看,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一旦發生了,Storage裡面存放的資料幾乎都是非常重要的,停機的時間和損失的金錢是無法估算的,這也說明了Storage作HA的重要性。有個解決方式,就是把一樣的資料存到兩個Storage去,這樣單台要停機維護,或是單點故障時都可以讓服務不中斷。聽起來是預算非常高的單位才有辦法作到,但考量到資料如果非常重要的話,還是可以針對重點去建置。目前市面上有軟體跟硬體的解決方案都可以作到 Storage的HA,甚至還有一些附加功能(Storage虛擬化、利用Cache加速、連續資料保護(CDP)、快照(Snapshot)等),可以依照需求去挑選適合的解決方案。
在線路方面,不論您是用iSCSI或是Fiber Channel(FC)的介面,也是有一些可以努力做到高可用性的地方,本文會以FC來當例子,以下圖來解釋

圖一、 Storage高可用性架構
 
本架構是將前端(Server)跟後端(Storage)以SAN Switch切開。也就是上圖的Front End及Back End,中間用Storage Service Server作連結統整後方的Storage以提供前方的Server使用。具備兩台,中間會隨時同步確保資料正常。前端的每一台Server會各有一條光纖線連接至Front End 的SAN Switch,後端的Storage視頻寬而定要使用幾個光纖接頭至Back End的SAN Switch (比較新的Storage Controller至少會有兩個光纖接頭)。此架構的優點列舉如下:
  • 線路連結整齊,伺服器端與Storage端分類清楚。
  • 容錯程度高,可容許光纖線、SAN Switch、整櫃Storage損壞皆不會中斷儲存服務。
  • 日後維護Storage設備不會有Downtime,也方便作資料轉移或Storage升級或擴充。
有人會有疑問,SAN Switch一次配置四台費用不會過高嗎? 其實SAN Switch比較特別,以本案使用的48 Port SAN Switch為例,雖然買來有48個連接埠,但初始只有16個可以使用,其他連接埠要使用需要購買License,與其花錢擴充還不如再買一台新的,在考量高可用性還有日後的擴充及管理,才會設計出此架構。
網路網路的部份為雲端服務最重點的基礎建設之一。因為流量的大幅增加,還有各式各樣的需求,都讓網路規劃變得非常的關鍵,以下會以臺大建置一個Hyper-V Cluster的例子來說明怎麼作到網路的高可用性:
建置說明:由於業務需要,計資中心需要新建容錯移轉叢集(Cluster)以提供虛擬機器服務,由於此機器上面運作的虛擬機器都非常重要,種類有AD服務,Exchange服務,Web服務等,不僅對外頻寬要足夠,還有即時移轉的需求(Live Migration)。
初期的準備項目如下:
Server
機架式1U主機四台
OS
Windows Server 2012 Datacenter
網路卡
每台預設有4 Port (1Gb)乙太網卡,額外擴充一張4 Port(1Gb)乙太網卡,合計共8 Port
網路配置
Access * 2
Live Migration + Heartbeat * 2
CSV Network * 2
Manage + Backup * 2
表二、建置Cluster前置規劃
  • 註1:Access為提供虛擬機器對外連線用
    Live Migration:為虛擬機器在實體機器間移動所需連線
    Heartbeat:容錯移轉叢集主機間互相溝通之線路
    CSV Network:連結CSV(Cluster Shared Volumes)的專用線路
    Manage:管理專用的線路
    Backup:備份VM用線路
  • 註2:每種網路皆有兩條,目的為Teaming起來可以增加頻寬,又有兩條實體線路可互為備援。
 

圖2、 網路高可用性架構
 
如圖所示,以上的網路配置,若有單張網路卡故障,單條線路損壞,單台Switch故障,單台防火牆故障,皆可以因為高可用性的關係,服務不中斷。由於網路線故障的機率比其他裝置高,所以請務必用專業廠商製造的CAT6網路線,可以的話要以顏色區分並加上套環,方便辨認。
 

圖3、 網路線比較
 
虛擬化及容錯移轉叢集:
伺服器虛擬化可以降低實體機器數量,並快速的佈署新機器及增減運算資源,現在主要的產品包括VMWare 及Hyper-V,兩者在最新的版本上皆進步許多,不論是實體機器或是虛擬機器的性能都提升許多,如下表所示:

Hyper-V 3.0
vSphere 5.1
實體主機
邏輯處理器數量
320
256
最大記憶體容量
4TB
2TB
虛擬CPU最大數量
2048
2048
可同時執行VM
1024
512
虛擬機器
虛擬CPU最大數量
64
64
記憶體最大容量
1TB
1TB
虛擬磁碟大小
64TB
2TB
容錯移轉叢集
Cluster
同時執行主機數量
64
32
同時執行VM
4000
4000
表三、虛擬化產品比較
 
如果您已經決定要進行虛擬化,甚至要建置容錯移轉叢集,不管是何平台,皆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各項硬體之韌體及驅動程式建置前需更新
由於建置叢集後,要做這件事會變得很麻煩,所以要趁建置前檢查一下,可以的話盡量更新最新的穩定版驅動程式或韌體。
(2) 網路架構要注意分流及HA
以虛擬機器移轉來說,要耗用大量的網路流量,單條1Gb線路可能不夠,這時建議要用兩條線路進行Teaming,互為備援並增加流量;另外備份的流量強烈建議要獨立開來,才可避免備份時的大量流量影響到虛擬機器。現在已經可以考慮採用10Gb線路,以應付日益俱增的備份需求,那如果貴單位的網路線路不夠多,卻想要使用容錯移轉叢集呢?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假使只有兩條1Gb的線路,也是可以做到HA的,就是用QoS方式來限制各種網路流量的上限[1]。如此叢集還是可以運作,只是網路高峰時速度稍微慢一點,並且此兩條線路也具備互相備援的功能。
(3) 連結Storage部份務必要設定MPIO
由於CPU及記憶體運作速度都很快,因此虛擬機器的效能大部分就決定在Storage。而叢集的命脈更是取決於共用磁碟區的健康,設定線路時請盡量以MPIO方式連接,並且要注意要各接在不同的Controller上。因為光纖線時間一久容易老化,您可不希望哪天只是因為線壞掉或更換線路,導致叢集上面的虛擬機器全部掛點吧!
(4) Hyper-V 容錯移轉叢集的AD要保持健康
建置Hyper-V 容錯移轉叢集一定要透過AD,在此架構下,所有實體機器間的互相溝通,還有與共用磁碟區間的連接,都仰賴AD,要是AD壞掉,您就會發現您的叢集也會廢掉一身武功,因此AD一定要兩台以上,以作為備援。如果您是因為要建新叢集所以要順便建新AD,也建議不要把AD的虛擬硬碟放在共用磁碟區上,最好放在實體主機的本機硬碟裡(所以AD虛擬機器不可以加入容錯移轉叢集的角色),原因是如果有一天您無法連結到某一個共用磁碟區,剛好AD 的VM放在這個共用磁碟區裡,結果AD死掉,造成Cluster Crash,回復起來會很麻煩。
(5) VMWare的vCenter要考慮高可用性
vCenter是VMWare裡面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如果裝在實體機器上,萬一實體機器出現單點故障,就只能連進每一台ESXi Server進行管理,也無法作即時移轉(vMotion),因此建議把vCenter裝在虛擬機器上,這樣單台實體機器故障時,才可以在叢集裡移轉,確保服務正常。
 
結語以上為筆者這幾年的經驗累積,也許還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實務經驗上,若在建置的每個細節都考慮到高可用性,實際運作時系統就會更穩定,在找尋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快速,願大家的系統都永遠健康!
參考資料[1] "Windows Server 2012 Hyper-V Best Practices (TechNet Blogs." 4 Jun. 2013http://blogs.technet.com/b/askpfeplat/archive/2013/03/10/windows-server-2012-hyper-v-best-practices-in-easy-checklist-form.aspx